心理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(刘梅颜教授访谈) 评论 2,497 访谈部分内容: 1、有些患者出现心慌、胸痛、胸闷等症状,但是,做了心脏的各种检查却没发现问题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在临床上,我们将心慌、胸闷等称之为非特异性症状,有时还会伴有头晕、头疼、乏力、不想吃饭等。如果持续性出现这些问题,或一次发作但症状非常明显,首先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。如果相关的检查都没有问题,也就是说,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的检查结果不太相符的时候,我们会考虑病人是否存在功能性的心脏病,比如心理情绪问题导致的某些心脏问题。以往,我们把这种情况诊断为心脏神经症,因为它主要和神经调节相关。但随着研究的深入,心脏神经症已经不能涵盖功能性心脏病的所有范畴。因此,目前这种疾病被称为心理心脏病,或者双心病。2、心理心脏病与老百姓常说的心脏病有何关系?它是独立存在的,还是与心脏病同时发生的?(双心病与心脏病有3种关系)心理心脏病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,大致分为3种情况。首先,心理心脏病可以独立存在。也就是说,患者没有真正的心脏病,主要是心理、情绪、精神的问题引起了类似心脏病的症状,患者一旦发作,就像心脏病发作一样。其次,心理心脏病与心脏病合并存在。由于性格、遗传或环境等原因,患者处于非常强烈的不良情绪和精神压力之下。渐渐地,他的心脏就会出现损伤,发生器质性心脏病,如冠心病、心律失常等。这类患者需要治疗心脏病,但同时,他也存在心理问题。一般而言,这类患者往往是心理问题在前,心脏问题在后。第三种情况是,心脏疾病作为应激性打击,引起了患者的心理改变。例如,有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做了支架、搭桥手术后,虽然血管重建很成功,心电图检查结果也提示心脏供血良好,但患者就是觉得不舒服。患者会说,“手术之后,医生都说很好,但不知道为什么,我却觉得症状越来越重了。”这种情况往往是先有心脏病,再有心理问题。总而言之,无论是症状还是诊断,心理问题和心脏病的关系都非常密切。所以,通常以双心病来命名。3、心理、情绪问题为何会引起心脏的症状?大概的机制如何?(心理、情绪问题也可引起心脏缺血,产生类似心脏病症状)心理、情绪问题和心脏病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背后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。简单来说,当一个人着急、焦虑的时候,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就会增加,人体会释放很多神经递质,如肾上腺素、去甲肾上腺素等。这些神经递质会让血管收缩,而相应的心脏局部组织可能就会缺血或出现某些反应,从而引起一些类似心脏病的症状。4、为什么很多患者做心脏的检查又查不出问题来呢?对于焦虑、紧张等情绪所带来的心脏问题,如果不是在发病当时的话,检查确确实实有一定的困难。通常而言,对于有心脏病症状的患者,我们首先要进行一些常规的筛查,如心电图、超声、造影等,来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器质性问题。此外,我们还会进行相应的精神压力测定,如情绪量表的测定,反映患者是否存在情绪、心理问题,以及这些问题是否和相应的心肌缺血事件相关联。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刘梅颜 赞 0 分享 关注微信公共号 《聚鹿心肺康复》 关注
心脏康复 ESC 2020 | ESC首部运动心脏病学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体育锻炼指南重磅公布(附原文PDF) 2020年8月29日,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(ESC 2020)重磅推出《2020 ESC运动心脏病学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体育锻炼指南》,这是全球首... 2020年9月1日 6,622 评论
心脏康复 视频 | 王东伟:心脏康复中心建设的规范与标准 王东伟,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;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学会河南联盟主任委员;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常务委员;... 2020年1月13日 6,802 评论
关注微信公共号
《聚鹿心肺康复》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