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我国心血管病常规的治疗模式是,急性期在医院接受救治,慢性期居家治疗,定期到医院取药和检查,表面上看这些患者在定期接受医生的治疗和随访。存在的问题是,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管理主要是药物治疗,生活方式干预基本空白,即使提供生活方式干预,患者依从性极差,而生活方式干预是心血管病慢性期治疗的基础,也是药物治疗有效的前提保证。患者和家属虽然接受到一些健康知识,但没有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化健康知识,患者常对健康知识张冠李戴、道听途说、听信伪科学。结果是患者不仅没有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,常自行停服有效的二级预防治疗药物,转而服用偏方,导致反复发病住院,反复手术,甚至英年早逝。
生活方式干预需要生物-心理-社会医学模式,我国大医院人满为患,医生急于救治急性心血管病患者,缺乏时间和精力对慢性期患者进行全面个体化的长期随访管理。传统的心脏康复在国外开展多年,心血管获益是显著的,不足之处是患者的依从性不高,与时间和地域限制均有关系,并且医院需要较高的人工成本和专用的场地设备,这也是影响我国目前心脏康复发展的原因之一。
曲鹏
所在单位: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· 心血管内科
曲鹏,内科学博士、二级教授、心血管学科主任、心脏及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、博士生导师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担任美国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(FACAI)美国心脏病学会、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常委等多项职务。培养博士、硕士研究生百余名。
关注微信公共号
《聚鹿心肺康复》
关注